我現在說的自由,不是財富自由,而是能力(工作)自由。
我們真正可以自由的時間點,比財富自由更早一點,也更關鍵。
什麼時候我們可以活得自在?其實很多人都會以為要財富自由,要不工作在家才叫做自由。
但是我想大家也知道,大多數財務自由的朋友,也都沒有退休,依舊為了興趣在工作。
甚至我們也看過或是多少聽過,那些在國外中彩卷的幸運兒,在多年後有不少也都打回原狀了,有的甚至更慘。
這讓我去思考其實自由的順序,也就是我們去規劃自由時的順序。你會怎麼樣排列下面三個順序呢?
- 財務自由
- 能力自由
- 心態自由
我相信大家真的去排順序之後,才會發現,財務自由他就注定應該是最後的結果。
因為當你的能力不足時,心態與思維不足時,你就不可能擁有財富自由。
因為當你的能力與心態不足時,你沒有辦法把財務,從「費用」變成「投資」。
要是我們不是在投資時,就是在削減我們的財務資本,財務永續性的中止是可預期的。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工作自由這件事情。其實工作自由我們只要做好,三件事情就可以慢慢地往工作自由走。
當個人標準高於業界標準時
我覺得這是一個最關鍵的事情,我們一定會有看過一些朋友,每每看似他是十分忙碌,
但是真正問起他時,他總是說:「其實執行起來挺輕鬆的,沒什麼壓力,就是自已喜歡做」。
但是事實上這句話是表象,真正的底蘊其實就是他的能力。
基本產出的能力大於市場對他的要求,或是產出的能力大於主管對他的要求。
所以雖然忙,但是他依舊餘刃有餘,依舊正向樂觀。
人其實很簡單,懂得對自己狠一點,世界就顯得溫柔點。
善用學習策略,成長型思維
這時候你應該會覺得,我當然知道能力要大於要求的標準。
但是事實上,說真的你不知道,除非你真的幫自己放上一個目標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市場要求。
基本上有在投資自我學習的人,比較容易完成這一件事情。
所以這邊跟大家分享,我常教學員的一張,學習策略地圖。
就請各位自己研讀了,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書、課、人、參與,這四個階段,快速地累積自己的專業能力。
這是需要時間的,但是卻可以讓你的學習時間,有最好的成效。
主動回報,只要主管問你都是晚了
我覺得當你有在一與二的認知之後,你會發現這兩種方法是需要時間的,
而這邊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方法。是你馬上可以調整的,就是主動回報的習慣。
這方法簡單、有效,但是這時候,真正會卡住你的反而是「意願與印象」。
因為大多數的員工,都會有一個心態,這樣做好像是在「討好主管」?
我已經做很多事情了,我不是已經做得比其他同仁好了?還要這樣主動報告嗎?
「要」
其實將心比心,這甚至不是做事的道理,這是做人的道理。不是員工與主管的關係,也不是表示自己特別討好主管,而是對自己的事情,做一個完整的管理。
完成了?回報。有疑惑?回報。卡住了?回報。
主管才可以「管理」風險與進度,而不是在最後一天,或是他想起來的那一天,才發現事情漏掉了。
而光這一點的調整,我相信就可以快速地扭轉,你和主管之間的距離與共識。甚至這樣的習慣,才可以避免讓人有持才傲物的印象。
以上三點就與大家分享了。
想要財務自由嗎?先從工作自由中享受自由吧。
你的自由在哪一階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