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說在職場上只有一個心態可以學習或是自我修正的話,我會推薦這句話:「比該做的事情在多做一點」但是要記住,這多做的部分也不是亂做、盡做些雜事,而是增加這件事情的附加加值,或是遵循著中心目標的方向多走一步。這即是一種進步與成長的職場心態。
停留在「做完」的人生還是「做好」
做完不會有風格,做好才會。我不知道你是否在辦公室中有見過一種人,他們做起事來不一定是超好的結果,但是總是會帶點「他的風格」,可能是帶點可愛、可能總是帶點理想性甚至是天馬行空了點,遠遠的在辦公室中你就可以感覺出他處世的節奏感就是和其他同仁不同,關於這種人你知道他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嗎?其實就是年輕時的我。
大多數的人在進入了職場之後,每天的生活很快會從一開始的充滿驚喜,慢慢的變成一成不變,甚至有些職業的文化本來就是講求安穩的,所以隨著我們在企業的時間越久,職場心態漸漸改變,當我們看到有些人有些新創意時,我們總是在心中嗤之以鼻,想著「OK啊你就做啊~反正之後你就知道了」而這樣的思維久了,你會發現你逐漸的在辦公室中標準化了自己,喪失了自己的理想性。
其實真正的關鍵不是他們做了什麼,而是你選擇讓自己的價值停留在「做完」的階段。這類的人在初期他不一定過得比較順利,也許也是顛顛波波的,但是專業可以靠時間累積,風格無法,他終究會追上做完的階段,但是你也許無法走向風格的階段。
就像是前英國首相邱吉爾說過:不要浪費一場災難,在疫情的這段日子中,你的態度決定了你的行為,是慌張、是無謂、是迷惘還是堅定地讓自己與眾不同?心態都決定了你與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而你的職場心態,也決定了在職場事業上的發展與精進。
「想像一件事情最美好的遠景是一種能力」你要找一份新的工作嗎?那你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想像自己進到這家公司之後最美好的樣子,你會走到什麼樣的榮景,我常說:要是你去一家公司要是連最美好的樣子都想像不出來,那何必去呢?
去跟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人生中的第一場演講,之後會延伸出什麼樣的美好的遠景?參加工作上的一個專案,最美好的情況會是什麼?談一場戀愛最美好的樣子是什麼?出國留學、去一家公司實習或是當任一家公司的顧問,最美好的情況會是怎麼?
在每次的抉擇前,想像這一件事情最美好的樣子。
但是也許你會問光想像就有用嗎?我很難告訴你這招會多有用,但是假如你相信那樣的願景,你的行為就會開始出現「活力」,很玄嗎?以前我剛入職場時,我也覺得態度是什麼東西,怎麼會有人一直強調?但是在我工作了二十年後,我發現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了這個人三五年後的高度,而職場心態,更是左右了其發展。
假如,你需要更具體的方式,那我會建議你,在你每一次繳出成果之前,再多問自己幾句話:「不能再更好了嗎?」「這份產出中有沒有自己獨到的貢獻呢?只有我經手才會有創意?」相信這些簡單的問題之下,你會發現一些新的空間,可以再多一的調整與貢獻。
在每次的繳交產出前,問問自己這件產出可以代表自己嗎?可以更好一點嗎?假如不是最完美的成果,那一定就還有自己發揮的空間,不是嗎?